【導語·中國茶葉網】只要說到有機茶,人們自然而然就會想起中國有機茶之鄉——武義。為武義有機茶香飄大江南北立下汗馬功勞的,無疑是武義更香茶業開發有限公司。在武義,更香有機茶業公司有口皆碑。
1995年,俞學文帶著讓家鄉茶農增收致富的夢想,背著家鄉的茶葉來到北京馬連道開拓市場,并創立了“更香”品牌。經過將近20年的風風雨雨,更香公司這棵“樹”如今已枝繁葉茂,聲名鵲起于京城,“更香”成為中國有機茶第一品牌。
1998年11月,在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有機茶發展中心舉辦的有機茶培訓班上,專家們講授介紹的有機茶讓俞學文興奮不已。這種種植管理不允許使用任何化學肥料、農藥和殺蟲劑,從加工、運輸直到銷售均有嚴格規定,杜絕各種污染的“純天然”茶葉生產方式不僅符合人們對食品安全愈發迫切的要求,更符合茶葉通行國際市場的標準規則。培訓結束,俞學文沒有返回北京,而是帶著結業證書,直奔家鄉武義,承包了海拔800多米的小和尚山一塊已經通過認證的有機茶園。
更香公司領頭人俞學文清醒地認識到,更香公司好比是一棵樹,枝葉伸展在城市,而根卻扎在武義農村,根扎得深枝葉才能茂盛。在縣委、縣政府及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從落戶武義的第二年開始,更香公司基地開始以承包的方式向南部山區迅速滾動擴張。2001年,更香公司基地只有800畝茶園,到2002年就發展到了1500畝茶園。2004年,公司擁有有機茶園10950畝。至2008年底,更香公司在浙江省擁有有機茶基地2萬多畝。
走南闖北見多識廣的俞學文練就了高瞻遠矚的商界眼光。他堅定地認為,只有立足山水生態資源優勢明顯的家鄉武義,才能讓自己的有機茶早日香飄四海。他憑借“更香”品牌優勢,在全國率先力推有機茶產業,確立了卓有成效的“市場+公司+基地+承包人+農戶”發展模式,成功打造了一條茶葉綠色產業鏈。目前,公司在浙江、廣西、福建擁有4大茶葉基地、8萬多畝茶園(其中有機茶園6萬多畝)、2個茶葉加工廠、7個全資子公司、200多家直營店,產量和銷量均為全國第一,成功帶動10多萬山區農民增收致富。公司成為集產、供、銷、研于一體的綜合性茶葉集團,位列全國茶葉行業百強前列。經營范圍從單純的茗茶到茶具、茶食品、茶包裝、茶餐飲、茶保健以及茶文化推廣,年銷售額達4億元。
有人說,俞學文和他的更香公司取得的成就,既是更香的光榮,也是武義的光榮,更香公司成了武義在外一張響亮的“金名片”。
為了建設節約型、循環型、環保型和技術型企業,增強茶葉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近年來,更香公司投資5000多萬元,建設“更香高效生態有機茶生產示范園區”,并實施了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重點支持項目——“430噸有機茶精深加工擴建項目”,新建了6000多平方米高標準名優茶生產大樓及2000多平方米的科技大樓,引進了國內先進的“機械化、自動化、連續化、清潔化”的生產流水線,完成了一期工程建設,形成了具有有機茶科技示范觀光、茶文化傳播和科研開發于一體的示范性茶廠。
更香公司“有機茶戰略”核心在于“可持續發展”。公司對“可持續發展”意義的理解有兩個方面:其一,讓“市場+公司+基地+承包人+農戶”這樣一條有機茶綠色產業鏈在市場的帶動下運轉起來,同時通過宣傳運作和市場推廣幫助人們建立健康理念,進而開發有機茶市場。其二,加強企業管理,嚴格控制產品生產全部環節,不斷提升產品檔次,確保產品質量安全。
在基地發展的過程中,更香公司確定了“最大限度保證農民利益”的合作原則。更香公司在承包合作條款方面的優惠,以及將政府鼓勵有機茶開發給予的補助全部貼給承包人的做法讓農民吃了“定心丸”,登門尋求合作的農民絡繹不絕。目前,更香公司已在縣內協作建立有機茶園52塊,面積1.3萬余畝,分布在武義縣13個鄉鎮。
俞學文還十分注重自身素質的培養和提高,不斷鉆研專業知識,開展自主創新,先后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9項,已實際應用于公司茶葉生產中,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間接帶動茶農增收致富。
更香公司被國家農業部評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企業還獲得“浙江省科技型企業”、“中國馳名商標”、“中國有機茶冠軍品牌”等稱號。
俞學文被評選為中國十大杰出青年農民、中華全國青聯常委、全國農村青年農民創業致富帶頭人協會副會長、全國百強農產品經紀人、浙江省茶產業協會副會長、武義縣茶葉協會會長等。
展望未來,以茶立業、癡情茶葉的俞學文說,“更香”將繼續以“弘揚中國茶文化、振興中國茶產業”為己任,力爭打造具有中國影響力乃至世界競爭力的中國茶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