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家:系散裝大豆油,由食用油商店購買,渠道正規 部門:因沒貼標簽而被查扣,已委托檢測單位檢測
商報記者 吳健 李楊慈
連日來,一則關于“龍港丁哥黑魚館使用地溝油”的微博發出后,引來軒然大波,數千人轉發。被查封的是否是地溝油?昨天記者聯系了店家、批發商、職能部門。
店家表示,桶里裝的的確是散裝大豆油,只是分裝油沒有貼標簽。衛生部門表示,目前是以三無產品查封,已委托市質量技術監督檢測院檢測。
例行檢查中發現無標簽分裝油
11月12日,一則關于“龍港丁哥黑魚館使用地溝油”的消息在微博出現,引來數千網友關注,市區、杭州等地的食客也紛紛予以關注。這則微博源自當地衛生部門當天的一次例行檢查。
當天下午,蒼南龍港鎮衛生監督所邀請當地人大代表、當地媒體等,對轄區的10多家餐飲店進行突擊檢查。
按流程,執法人員首先在廚房里對桶裝食用油的外包裝進行檢查,查看廠址、廠名、生產日期、有無QS質量認證標志等,并檢查餐企購進食用油脂的臺賬和隨貨索取的檢驗報告書。檢查中,均未發現問題。
當天下午4時許,一行人在丁哥黑魚館檢查時發現,廚房里的兩塑料桶油沒有任何標志標簽,生產廠家、生產日期、保質期等都沒有。
店方稱這是大豆油,服務員馬上找來了進貨記錄和購貨發票。
“你怎么能證明桶里裝的是正規使用油?”執法人員隨即問道。
“我們店面小,用油量也不大,有發票可以證明。”執法人員對臺賬、購貨記錄和發票等情況進行仔細查看。雖然油看著很清澈透亮,但執法人員還是對該餐館下達了整改意見書,將兩桶食用油全部查扣。
隨行的一名記者拍下了當時場景,并將被查封的三無散裝油發布到網絡上。
店家說渠道正規,非地溝油
針對鋪天蓋地的質疑聲,丁哥黑魚館龍港店股東之一陳先生介紹,他們是2009年加盟杭州丁哥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的,開業至今,店里的食用油都是由龍港洪口路28號的食用油商店提供。
而被查封的這兩桶油是11月10日從該店購入,該食用油商店則是從瑞安某油脂公司批發而來,屬于散裝油。陳先生解釋道,他們沒有貼生產標簽,確實存在管理不規范,但和地溝油是兩碼事。
瑞安某油脂公司負責人繆先生說,他們確實有這么一批油發到龍港的商家,是散裝一級大豆油,這些油都是從寧波、福建等地一些合資專業生產油類廠家進的貨,質量絕對合格。他們在銷售過程中,大豆油的原包裝上是有標志的,之前也有提醒過批發商店,如果散裝賣給餐館,是需要貼上標志的。而此次被認為是“三無產品”,可能店家自己分裝的時候沒貼標志。
部門:三無產品并不代表就是地溝油
龍港鎮衛生監督所所長楊明坦說,店家的確提供過一些進貨單據,但是并不代表被查封的兩桶油就是批發商家提供的。不過他也表示,“三無產品并不代表是地溝油。”他說,食用油如果包裝太大是允許分裝的,但必須按規定把標簽和臺賬記錄寫清楚。比如,軟包裝油、大桶裝油可以重新盛裝在其他器皿里,必須將原包裝上的廠家名稱、生產日期等標簽內容剪下來,并復印好后粘貼在新器皿上,而剪下來的標簽也要留存進行檔案管理。
楊明坦說,散裝油并不等同于地溝油,有合格標志的散裝油也可以使用,食品監管部門只是堅決不允許沒有合格標簽、標志的散裝油進入餐飲服務單位。
目前他們已將該批產品委托溫州市質量技術監督檢測院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