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我到一個新的地方旅游,不管行程長短,都會嘗試起碼一樣正宗的當地活動。我去斯里蘭卡中部的城市康提時,曾跟一個印度尼西亞的女孩到龍目島學沖浪;在緬甸八莫時就試過與一群大學女生去品茶。這些活動總讓我很驚喜,就好像讓我從墻后面偷看他們如何看這個世界,讓我更了解他們。
在泰國清邁住了幾個月之后,我決定改變我舊有總以鍵盤紀錄旅游的方式,嘗試做一些手作。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去學一些本地的菜,但我想做一些更特別的,一些可以讓我帶走的東西。
我在周日常常看到市集的商人在擺賣袋子、靴子,甚至是皮革計算機套。皮革上那些既錯綜復又精細的設計到底是怎么造的呢?到底要花多長時間造一個呢?想著想著,學造皮革看來好像是個不錯的選擇。
于是,我在網上找到一個可以跟當地人學造皮革的工作坊,那里可以學到一些基本造皮革的技巧,之后更可以自己設計圖案在其皮革小袋子上。這樣,我就決定跟我另外一個朋友馬上報名參加這個皮革工作坊。
當我們到那家叫Happy House的皮革店后,我們才知道去了皮革的天堂!在店里的墻上掛了各種皮革制品如頸鏈、涼鞋、錢包等等,而且,它們嗅起來都很香。
坐著的長發男人是我們的導師Aum,他身上的印圖案長衣,皮革小袋子和破舊的牛仔褲都很有自由自在的藝術家和泰國嬉皮士的感覺。他開始跟我們談及他造皮革十多年的經歷,他甚至把他的第一個弄得歪歪斜斜的皮革成品拿給我們看。
終于我們開始制作,為免圖案在造皮革小袋子時出錯,我們先用小鑿子和鐵錘在硬紙板上刺一些小孔來設計自己的圖案,那是隨后縫制皮革小袋子之用的。這些工序都不是太難,我覺得創意比較重要。
光是弄圖案就已經要好幾個小時,而我們已經沒有足夠的制作小袋子,要改為制作皮革手鐲。雖然有點失望,但我們也明白設計和制作圖案是皮革制作的基礎,它對于皮革制作是十分重要的。
制作皮革手鐲先要選合適的皮革,然后把之前自己所設計的圖案跟具民族特色的布縫在一起。我覺得縫紉是皮革制作中比較困難的地方,因為我們要很專注地把線、布和皮穿在小孔中。最后,我們制作了兩條手鐲,一條是有民族特色的,另外一條是有蛇臂章與貝殼的皮革手鐲。
自己親身制作過皮革后體驗到藝術家制作的辛苦和創意,而且對他們的生活有更多一點點的認識。
來自: wearesolesisters.com
【迷路太平洋·東南亞篇(第6期)】
·東南亞篇·主要內容
—迷路獨家對話東南亞藝術家—
—私攝影秘密對談—
—沒人和你說過的東南亞—
—東南亞創意集市大收集—
—東南亞手作人—
……
—歡迎查看歷史消息了解更多—
(《迷路》milutrip.com編輯發布)
· 啟事 ·
一起迷路,才不孤單……
歡迎旅行家、攝影師、手作人、設計師、藝術家將你們的作品分享給大家,與我們一起迷路。迷路郵箱:hezuo@milutrip.com
點擊“閱讀原文”,開始迷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