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扶貧插上“金翅膀”
天剛蒙蒙亮,重慶市石柱縣大歇中藥材專業合作社里就開始忙碌起來,為即將發往外省的中藥材打包配送。這家位于大山深處的企業以種植厚樸、茯苓等中藥材而出名,如今年銷售收入超過2000萬元,是當地名副其實的“能人大戶”。
“合作社能有今天,全靠國家的政策好啊!”合作社總經理何澤奉感嘆道,“合作社剛開始建立時資金困難,重慶銀行在了解我們的貸款需求后,給我們批了300萬元短期流動資金貸款,用于墊付農民種子、化肥款等支出,真是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何澤奉向本報記者介紹說,截至目前,合作社中藥材種植規模涉及15個鄉鎮、58個村、108個組、8400多戶農戶,種植面積達20000余畝,銷售收入從以前的幾百萬元發展到2500萬元。
“大歇中藥材專業合作社采用的‘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主要是加大對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優質小微涉農企業的支持力度。以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核心,以‘1+N’以點帶面的發展模式帶動扶貧工作開展。這種扶貧模式已取得初步成效。”重慶銀行相關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說,在人民銀行重慶營管部帶動下,重慶銀行已累計投入3.5億元支持黔江、石柱、云陽等特色區縣產業發展,帶動了當地農戶增收。
頂層政策發力助力精準扶貧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實施大規模扶貧開發,使7億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譜寫了人類反貧困歷史上的輝煌篇章。但數據也顯示,截至2014年年底,全國還有7017萬農村貧困人口。
為了徹底實現脫貧,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23日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明確提出到2020年確保我國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為了更好地發揮金融杠桿在扶貧中的重要作用,2014年,人民銀行、財政部、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扶貧辦、共青團中央等7部委下發了《關于全面做好扶貧開發金融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了做好扶貧開發金融服務工作的總體要求、重點支持領域、重點工作以及保障政策措施、加強組織領導等5方面的內容,為金融扶貧指明了方向與思路。〉〉〉〉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