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A0\u00A0\u00A0 閩侯歷史悠久,素有“八閩首邑”之稱,境內山蘊秀色,水帶靈氣,名勝古跡甚多,旗山、雪峰寺等聞名遐邇,是鑲嵌在閩江邊上的一顆明珠,也是海西建設的一塊熱土。\u00A0\u00A0\u00A0 隨著海西戰略的提升,閩侯利用與福州市區“零距離”的地緣優勢,不斷推進工業化、城市化建設,基礎設施逐步完善,投資環境進一步優化,工業、農業、旅游、物流、高端地產等各項產業蓬勃發展。\u00A0\u00A0\u00A0 工業上,閩侯以“兩區三園”為抓手,以實體經濟為基礎,實施大開放戰略,加速發展先進制造業,不斷推進工業化進程,全面提升工業經濟綜合競爭力。全力推進“三園(海西高新技術產業園、福州南嶼生物醫藥園和機電產業園)兩區(福州市青口投資區、閩侯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打造項目落地的承載平臺,重點抓好高新技術項目和產業鏈項目落地、動建、投產。工藝、建材、食品、輕紡等傳統五大優勢產業保持良好發展態勢,成為全省最大的工藝品生產和加工基地。\u00A0\u00A0\u00A0 農業上,閩侯縣根據山區氣候、土壤等特點,開展特色農業種植,縣果蔬品種繁多、資源豐富,橄欖、臍橙52、日本甜柿、翠冠梨、苦桔、晚熟龍眼等水果,在福州乃至省內外都有較高的聲譽,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福州菜籃子和中國橄欖之鄉。閩侯雪峰高山茶遠近聞名,很有發展潛力,“佛手”“玉露”、“云霧”、“黃金桂”等品牌多次獲得國家、省、市獎項,雪峰地區已經成為福州市最大的高山茶生產基地之一。食用菌主要以蘑菇和香菇為主,白木耳、毛木耳、秀珍菇、金針菇、杏鮑菇等菌類有所發展,改變了以往閩侯縣種植品種比較單一的局面,實現了多品種、多模式甚至周年化的生產。\u00A0\u00A0\u00A0 經過多年的發展,水果、反季節蔬菜、高山茶、食用菌、林竹、花木等六大產業逐漸壯大,形成一批優勢農產品生產基地和“菜籃子”基地。當前,閩侯縣正在全力打造“西北部生態農業示范區”,大力發展綠色農業、生態農業、休閑農業等都市特色農業,投資潛力不可估量。\u00A0\u00A0\u00A0 近年來,閩侯縣經濟社會得到長足發展,躋身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行列,2010年、2011年連續兩年被評為全省縣域經濟實力“十強”、經濟發展“十佳”、科學發展“十優”。雄厚的經濟實力支撐著教育的大發展、大提升。\u00A0\u00A0\u00A0 2013年,閩侯縣將以十八大精神為動力,根據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署,以加快城市化進程、打造福州新市區為目標,把閩侯打造成海峽西岸經濟區現代制造業基地、現代商貿物流集散地、科技文化發展高地、自然和文化旅游目的地,使閩侯成為特色鮮明、富有活力的“實力新市區”“創新新市區”“魅力新市區”“宜居新市區”“和諧新市區”。
對此頁面內容評分及收藏
| 評分: | |
| 微博: |
|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圖文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