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加盟網
    品牌加盟網
    品牌加盟網 > 加盟資訊 > “石刻火鍋”稱至味?安岳石刻麻辣鮮香絕天下

    “石刻火鍋”稱至味?安岳石刻麻辣鮮香絕天下

    辣天下火鍋 

    竊以為,旅游如品食饌,食材不一,風味各別。云南麗江、桂林陽朔、江蘇周莊……這些從商業旅游開發流水線上迤邐而來的小資景區,如同比比皆是的上島咖啡,標準化產銷的消費感,已經不再能給我的旅游神經帶來新異的觸動。

    旅游味蕾對商業咖啡已經審美疲勞,也許巴蜀風味的火鍋能提振一把,這個感覺,四川安岳石刻給我了。

    根據現存題記,安岳石刻始創于南北朝,造像盛期主要在盛唐至北宋末近400年間。它們播布于川中腹地、成渝古道要沖,規模宏大,僅摩崖石刻造像就有10萬余尊,如將安岳所有石刻造像依次排列,其長可達近二十里…… 其中絕大部分石刻雕造于中國石窟藝術由北向南發展的高峰時期,即唐、五代、北宋,屬中國石刻藝術成熟和鼎盛時期作品,造像風格除魏晉風骨外,大多為唐宋遺風,具有“古、多、精、美”的特點,藝術價值極其可觀。由于安岳石刻在中國石刻藝術史上具有上承云岡、龍門,下啟大足石刻的特殊地位,文化部命其名曰“中國民間藝術(石刻藝術)之鄉”。

    安岳石刻經典之作主要有臥佛院、圓覺洞、毗盧洞、華嚴洞、茗山寺、玄妙觀等處。最值得一提的是安岳人的獨創意識,對宗教石刻儀軌屢有大膽突破。賞之,如品巴蜀火鍋,麻辣鮮香,別具風味。

    臥佛院的“釋迦牟尼涅?圣跡圖”,臥佛全長23米,肩寬3.1米,頭長3米,為目前世界上全身側臥佛之最,也是全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全身臥佛像,于唐開元十一年(723年)以前刻造在離地7米的懸崖壁間。最令我激賞的是,它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突破了佛經關于雕刻臥佛要“首北枕手右脅而臥”的規定,采取了頭東腳西、兩手平放在側而臥的雕刻設計,這是對宗教造像儀軌的大膽改革創新,新穎之氣耀人眼目。

    北宋珍品毗盧洞紫竹觀音石刻同樣因氣質新穎、設計奇絕而倍顯鮮辣。造像高3米,左手下撐,右足下蹺,以側身蹺足的姿勢瀟灑懸坐離地3米的峭壁蓮臺。由于充分利用地形山勢采用半鏤雕手法,造像懸坐著的身體并非全是浮雕,手臂、五指、荷葉和細小巾帶鏤空精雕,蓮臺和足踏蓮蕊間都鏤刻出大量空間,以肩搭披巾連接,減輕了巨石重量,又給人以和諧美感,美學、力學和視覺原理的結合運用簡直無懈可擊,從任何角度觀賞均能獲得極佳的審美效果。最令人叫絕的是,她袒胸蹺足的瀟灑模樣,大膽突破了觀音造像一貫正襟危坐的莊嚴宗教儀軌,跳出外來佛、菩薩的犍陀羅式造像窠臼,不僅集東方女性美于一身,而且散發出濃濃的四川地方風情,儼然一個妙齡美貌、爽朗明快的麻辣川妹子。她刻造于公元930年,正是安岳石刻上承敦煌、云岡、龍門石窟,下啟大足石刻的重要時期,“媚態觀音”恰秉風氣之先。人們稱之為“東方維納斯”。

    其他地方的西方三圣合龕為一,而圓覺洞卻是分龕雕刻,這又是安岳石刻的獨特之處。其中大勢至菩薩手執重達百斤的蓮花花蕾卻千年不墜,因為古代工匠鏤空了手和花蕾、花枝的空間,將其重力巧巧承受于袈裟;茗山寺的石刻文殊師利菩薩左手前伸1.5米,手中托的經書重達500公斤,僅以接地袈裟為支撐,也亦歷千年而不墜。安岳巧思,略見一斑。

    千佛寨摩崖造像分布南北兩巖,周長約1000米,有造像3061尊,是安岳石刻單處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向有“雕刻藝術陳列館”之稱。其中最吸引人的要數56號窟的“高冠觀音”造像,具典型的盛唐石刻風韻,頭戴鏤空花冠,胸飾瓔珞,體態略呈“S”型,腰身輕擰,雙眸微闔,一抹微笑若有若無,體型上有極其曼妙的曲線美,氣質上則有人將其稱為“東方蒙娜麗莎”。著名美學家王朝聞說,這是他所見到的最美的唐代觀音造像。這一份美,緣于安岳古工匠創造性地將人間少女的動感身姿融合而入宗教造型,美就有了生活性、貼近性和突破性,跳出平庸,直指人心。

    ? 千山有石千山佛。作為蜀中三秀(安岳石秀、眉山水秀、閬中山秀)之一,安岳的石刻造像蔚為泱泱大觀,不僅新穎撲面,充滿川味特色,而且巧思處處,宛似巴蜀火鍋涮料,令人目不暇接,大快朵頤。如能謀得半月閑暇,按圖索驥,把安岳石刻線路走遍,應是一道雕刻藝術的饕餮大宴吧?石刻火鍋,于斯為盛矣。

    人生中令人垂涎的旅行能有多少呢?走吧。(那劍卿 文并攝)

    • 評論文章
    • 加盟咨詢
    對此頁面內容評分及收藏
    評分:
    微博: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圖文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