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僅僅用了五年時間就將百得勝業績翻了十二倍以上之后,棋手張健再次落子,這一次,他選擇了定制軟體品牌雅露斯。
4月12日,德爾未來發布關于全資子公司投資設立公司暨關聯交易的公告,公告稱為拓展軟體家居業務,公司全資子公司蘇州百得勝智能家居有限公司決定與鄭智敏、寧波雅欣行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鄭智勇、劉勇健、王伯成、凌文昌共同投資設立蘇州雅露斯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百得勝官方信息稱:“此番,百得勝家居收購行業內首個定制軟體品牌雅露斯,雙方將共享資源,實現互利共贏。”
我所關注的問題是:收購雅露斯,張健在下一盤什么樣的棋?
這盤大棋,業內叫大家居和全屋定制,張健則稱之為小家居。
如何理解張健的小家居?按他的說法和在百得勝的成功實踐,是指“輕資產運作、低成本擴張”,按我的理解,張健的小家居,就是大家居和全屋定制的另外一種說法,當然,這個“另外”體現了張健的劍走偏鋒、與眾不同和特立獨行。
張健下的這盤大棋,和業內其他許多同行一樣,乘著大家居的風口,從衣柜或櫥柜,向全屋定制家居擴張滲透,擴大百得勝財富版圖,不斷地做大做強,從一個品類和一個空間向多品類和多空間進發,現在,百得勝就已經擴充到了“十大品類、十大空間”,而同行們也在六大、八大、九大甚至十大以上品類和空間進行擴張。
這個“巧”字體現在他的下棋方法論,和同行有很大的不同。
著名的美國未來學家約瑟夫.奈有論,現實和未來的競爭,不僅是硬實力的比拼,也是軟實力的比拼,更是巧實力的比拼。
巧實力是什么?就是差異化。
比如,從衣柜到櫥柜到門窗到木門到軟體,同行們進發和開疆拓土的方式,無外乎三種:一種是企業自身投資、建廠、組建團隊、招商等等,另外一種是走OEM路線,找合適的企業代工;第三種是前兩種方式的結合。
張健的玩法不同,他基本上是走并購重組等資本路線,走合伙人路線,張健也因此被同行稱為“資本運作家”,上個月,我們“泛家居圈”“對話”欄目組,就和百得勝旗下的六大創始人(包括張健、雅露斯創始人鄭智敏等六大產業線合伙人)就“百得勝小家居戰略落地”進行了深度探討,這次“對話”之后,我對張健的資本運作思維和實踐,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這盤巧棋,早在六年前就開局了,六年前,德爾未來董事長汝繼勇和張健聯手,從地板跨界進入定制家居,五年多時間里,在德爾未來的平臺上,百得勝成為了中國家居建材業跨界全屋定制家居的唯一一個成功的案例;這種巧合,源于汝繼勇和張健的英雄所見略同,更因為百得勝的發展契合了“天時地利人和”,所謂“天時”是指消費升級導致的定制家居火爆,所謂“地利”是指百得勝就在中國定制家居之都廣州,所謂“人和”是指百得勝和德爾未來齊心協力。
現在,他們在繼續運籌這盤巧棋,上個月,我在和汝繼勇溝通時就提到,應該在德爾未來的版圖上再造幾個百得勝,沒想到這么快就實現了和雅露斯的跨界合作。
在祝福德爾未來、百得勝和雅露斯的同時,我有一個不成熟的建議:盡管具有獨特基因的“百得勝模式”可以在德爾未來的平臺上不斷地成功復制,但是,軟體家居與定制家居有很大的不同,其競爭歷史及競爭深度和廣度,遠遠高于定制家居,正如張健所言“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戰戰兢兢,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