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王敏杰發自上海
近日,有香港當地媒體報道,百麗國際向業內人士透露,將會與中國動向(03818,HK)“分手”,不再分銷其Kappa產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尚未獲得雙方的回應。
業內人士認為,百麗若欲結束同中國動向的合作或是出于盈利上的考慮,在Kappa銷售嚴重下滑的情況下,中國動向并沒有相應的舉措。而近年來,中國動向業績下滑、門店銳減,在業內人士看來,若失去百麗的渠道支持將是一大損失,后續要尋求百麗這樣的經銷商亦是難事。
中國動向品牌力量漸失
百麗屬中國動向第二大分銷商,經營零售點將近數百個。昨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雙方公司,但未有得到相關負責人的回應。
關鍵之道體育資訊有限公司創始人張慶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從整個行業角度來看,當前運動用品處于低谷,加之受高庫存的影響,對零售商的吸引力已不如以前。一方面,體育運動品牌本身在渠道的拓展、創新及優化方面缺乏突破,另一方面,百麗這樣的企業渠道更多的是在大型商場,而商場物業價格增長,零售商亦在尋找高平效的產品。“實際上還是因整個行業認仍處在震蕩調整期。”
亦有分析人士認為,百麗如欲同中國動向“分手”,也是出于盈利上的考慮。此前,百麗發布了其四季度的零售數據情況,由于其稱凈利潤僅有小幅上升令市場失望,機構紛紛下調了相應評級,更有觀點認為百麗的利潤率已經見頂。
百麗的合作方中國動向是最早提出運動時尚概念的國內運動品牌。陶文盛表示,由于后續越來越多的品牌涉足運動時尚,對其沖擊很大,但與此同時,中國動向并沒有進行相應變革,導致銷售下滑嚴重,品牌力量漸失。“百麗可能覺得中國動向在市場的開發、品牌的提升上沒有很大的動作。”
中國動向去年中報業績下滑
上述報道中還指出,有分析師表示,由于百麗占中國動向收入顯著,對中國動向來說,結束合作是其渠道上的一大損失。而若最后不得不結束相應合作,中國動向或會考慮買下其代理的零售網絡,以免突然損失大量零售點。
事實上,近年中國動向關閉了大量的分店。2011年,其門店數減少了632家,僅去年上半年,旗下Kappa品牌門店總數就由去年底的3119家減少至2550家。和關店相伴的是中國動向業績的下滑。其2012年全年的業績雖未公布,但此前其公告的2012年中期業績顯示,截至2012年6月30日,公司收入為8.32億元,較去年同期下跌29.4%;期內凈利潤9700萬元,較去年同期下跌56.9%。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中國動向是前李寧公司高管陳義紅創立,主營Kappa品牌產品。張慶指出,此前在李寧公司,陳義紅正是從產品及渠道的整合做起,面對失去代理商這一問題肯定早有準備。“陳義紅非常關注渠道,且據了解,中國動向手上的現金是非常充裕的,資金不是問題,還有一些戰略的空間去完成這樣的調整。”
陶文盛則認為,若結束和百麗的合作,中國動向的市場將出現空白,百麗若退出也將對其股價造成嚴重影響,且后續要尋求百麗這樣的經銷商亦是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