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影響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的關鍵問題,理順政校關系,日照市深化校長職級制改革,讓校長從“做官”向“干事”轉變,實現專家治校、專家辦學。
劉俊山不僅是日照市新營中學的校長,也是學生們喜愛的信息技術課老師,每周他都會有八個固定課時為學生上課。
除了上課,劉俊山還經常組織老師們一起到課堂上聽課,對教學方式方法討論、研究。放在以前,身為行政干部的劉俊山根本沒有那么多的精力和時間集中在教學業務上。
“在校長職級制改革之前,有好多的與教學、學校管理關系不是很密切的會議活動需要校長參加。”日照市新營中學校長劉俊山說,這樣可能會影響到好多的時間、精力。
“原來校長都是有行政級別的干部,干部調整的時候,一些教育系統外的行政干部會到學校擔任校長,這些同志沒有教學經歷和學校管理工作經驗,往往沿用行政管理或者企業管理的模式來管理學校。”市教育局人事科科長李見偉說,導致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校教書育人功能的發揮。
2016年,日照市出臺《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改革實施辦法》,把校長由原來的“行政人”還原成“教育人”,全市公辦中小學和校長一律取消行政級別,由教育行政部門歸口管理。按照“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原則,現任校長保留原有行政級別,納入檔案管理。新設立的中小學不再確定行政規格,新上任校長也不再套用行政級別。
“自校長職級制改革,全市共有1238名校級領導干部取消了行政級別。”李見偉說,同時實施了鄉鎮基礎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實行中心校負責制的鄉鎮小學管理體制,全市中小學由改革前的407所減少為177所。
改革后,日照市中小學校長職級由高到低依次為特級、一級、二級、三級。校長必須具備相應任職資格。教育主管部門也給學校下放了原屬于行政部門的部分權力,比如職稱評聘、評優表彰等全部賦予學校。
沒有了“官帽”的校長職位,反而更有吸引力。日照市有362人入選校長后備人才庫,其中有多名縣、區教育局副局長自愿通過公開考選擔任校級領導。
市教育局調研員張宏偉介紹,下一步,市教育局將根據《市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提出的,推進日照市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要求,不斷深入各項教育改革,推進日照市的教育教學水平不斷提高,推進教育事業再上新水平。